2)第141章强烈的自我意识_学霸的星辰大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来暴力解题,但也就是这些暴力解题的过程,让吴斌仿佛看到了曾绞尽脑汁的想要做出这些题的顾帆。

  听到自己的努力被吴斌肯定,顾帆也露出了高兴的笑容,毕竟之前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在这个短暂无比的寒假中,他有多刻苦。

  “受啥刺激了?”吴斌问。

  “怎么就受刺激了,我上学期难道不够努力吗?”顾帆表示不服。

  作为一直辅导他的人,吴斌当然知道这两种努力有多大的不同,这些卷子上的难题如果换成上半学期时的顾帆,那他一定是看完题目就放到一旁,接着要么问吴斌这题怎么做,要么听老师讲解,绝不会自己主动思考去怎么解开这题。

  而这恰恰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间最大的差距。

  用吴斌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顾帆,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所谓的强烈自我意识,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条件。

  1.明确的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

  2.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的。

  3.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状态。

  这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其实要随时保持这个状态非常难。

  就比如为什么同样听一个老师的课,基础相同的学生会出现有些人听完就直接融会贯通,有些人却要通过大量的课后练习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呢?

  那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在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时,会无意识的进入一种混沌状态。

  试想一下,你的老师在上面给你讲新知识,你在下面认真地做笔记,并想要把笔记写得工整漂亮。

  那么这种情况下,你的一部分心思已经放到了笔记的书写上,另一部分心思则放在了听清楚老师在说什么,讲到了哪个知识点上面。

  至于老师说的有没有道理,这道题的内在逻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哪里,你很有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意识要去搞清楚。

  因为下意识的你就认为你刚学,不可能一下就弄懂。

  这种时候的你,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那就是老师对你说几个知识点,你就下意识的“嗯”“哦”,写一点,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这其实根本不是你自己在学习的感觉,你只是在单纯的接收和输出信息而已,仿佛一台电脑。

  但人与机器,其它低等生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对接受到的信息做内在的处理,归纳,总结,理解,而得出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并对这个接受的过程有一个把握和监控,这也就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而现在的顾帆,最起码在做题这一块上,已经开始有了要自己去思考这种很好的开头,剩下的,就看他能保持多久这种状态了。

  发现顾帆现在似乎不想回答自己的问题,吴斌就也没多问,将所有卷子都还给他说:“午休的时候我再帮你讲你做错的题。”

  “嗯,谢谢。”

  然而事与愿违,午休刚开始,陈芳就过来把吴斌叫了出去,说是校长找他。

  来到校长室门口敲敲门,和之前一样,校长亲自过来开门将吴斌迎了进去。

  “坐吧,吴斌同学。”走到沙发旁校长先坐下后对吴斌说。

  “谢谢校长。”吴斌点点头坐了下来,然后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上次采访你的样刊已经出来了,正好赶上开学,你看看吧。”笑着说着将茶几上的一份沪海市的教育报推到了吴斌面前。

  {老铁请记住新}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