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三型一体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伦娜之所以要将一个口径的火炮通过家族化设计分为三个子型号。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三个子型号的适用场景是不同的,设计时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不同的。如果强行进一步简并型号,看起来通用化程度是更高了,但不同的设计需要会相互掣肘,必然会导致部分型号性能无法做到最优化,从总体上看,反而不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

  先说48倍径75。海伦娜认为,对于二战的牵引式反坦克炮来说,设计中最重要的矛盾无疑是重量的控制。

  在*********,牵引式的反坦克炮已经基本消失或者退居二线了,大家都把自己的反坦克炮(包括105mm、115mm、120mm、125mm等口径)装上了履带式底盘或者轮式底盘。在这种情况下,火炮重量稍大一点或许问题不是太大,但我们可不能用今天的机械化水准去看二战时期的机械化水准。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机械化”和“摩托化”的概念。“机械化部队”指士兵主要乘坐装甲载具(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机动并战斗的部队;“摩托化部队”指士兵可以乘坐交通工具机动(各种货车、牵引车、人员输送车),但以下车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部队。

  事实上,整个二战时期,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实现机械化!即使是不差燃油的山姆大叔,也只不过是基本上实现了摩托化机动!至于其他国家,尤其是陆军规模庞大又比较缺油的德国和苏联,连摩托化都无法做到。

  虽然上一个位面中,军迷们总是对二战中德国和苏联的机械化战争津津乐道,但这并不是苏德战场的全貌。上一个位面的二战中,无论德国还是苏联,“机械化”只是少数精英部队才有的奢侈。事实上,德国和苏联能完全实现摩托化的部队都不是很多,更多的部队其实是采用半摩托半骡马的方式进行机动的。

  你没有看错,上个位面中,苏德战场上的大部分作战单位是半摩托半骡马化的部队,宝贵的摩托化动力拿去需要牵引军中的“大块头”们,比如大口径榴弹炮、重型高炮等。骡马负责驼载其他辎重。至于普通士兵,你还是坐上你的11号战场出租车(指两条腿)上前线吧。

  二战的战场环境如此,*********克炮,自然不能太重。从战略机动性上讲,得考虑必要时能依靠骡马牵引机动;从战术机动性上讲,得考虑依靠炮兵班组成员靠人力拉炮进入战场和转移阵地(即使基本实现摩托化的美军,反坦克炮也需要经常要靠人力进行短距离机动)。

  那么能靠骡马牵引并可以靠人力进行短距离机动的火炮重量上限是多少呢?按照上个位面的经验,海伦娜认为这个上限大概在2吨左右(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