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小学生们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万吨级装甲舰的首舰“德意志号”在基尔下水后不久,1931年11月,“德意志级”的四号舰也开始了龙骨的铺设。在海伦娜的蝴蝶效应下,本位面德国海军的经费相对充足,所以“德意志级”各舰的开工速度要比起上个位面要快上不少,要知道,由于经费不足,上个位面的“德意志级”的三号舰都拖到*********。以上这些意味着在继四艘“埃姆登级”轻巡洋舰和四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服役之后,德国海军很快又将拥有四艘标准排水量超过15000吨的“袖珍战列舰”了。

  至此,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德国可以继续开工的舰船就只剩下24艘驱逐舰了。于是海军开始将目光转到了驱逐舰这种舰队里的小学生身上。况且此时德国的驱逐舰队也的确到了不得不更新的时候了,之前德国海军手头的那些驱逐舰全部是一战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建造的老旧型号,航速比新锐巡洋舰还要慢,着实是难堪大用。

  驱逐舰这种舰队中的小学生虽然没有战列舰和航空母舰那样的威武霸气,但是想要设计出一款真正性能出众的作品难度其实也是不小的。而驱逐舰设计的主要难点就来源就在于相比吨位宽裕的主力舰船,驱逐舰就个头而论实在是个小不点,然而驱逐舰个头小归小,需要承担的功能却一点也不少!什么炮战、雷击、反潜、防空、布雷都得一肩挑。这就好比给你一间只有30平方米的蜗居,现在要你把它装修得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其困难之处并不亚于装修一座豪宅。

  正是由于驱逐舰的这一设计难点,在上个位面中,大约从1930年代开始,随着驱逐舰承担的使命的增多。战斗力和排水量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各国设计师对驱逐舰的发展思路开始出现明显的分歧,而主要的分歧点就在于到底是搞专用驱逐舰还是通用驱逐舰。

  所谓专用驱逐舰,就是通过牺牲或者部分牺牲其他方面的作战性能,而使得战舰某一方面的性能得到突出和强化的驱逐舰,二战前后典型的例子是法国突出炮战能力的“空想级”驱逐舰、日本突出雷击能力的“岛风级”驱逐舰、日本突出防空能力的“秋月级”驱逐舰、美国突出反潜能力的“巴克利级”驱逐舰等。所谓通用驱逐舰,就是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而没有明显短板的“水桶驱逐舰”,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弗莱彻级”驱逐舰,英国的“部族级”驱逐舰等。

  驱逐舰是要通用化还是要专用化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这种争论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冷战后期也没分出胜负,比如苏联的驱逐舰更偏向于专用化,而美国则更偏向于通用化。虽然哪种设计思路更好的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